其一上海五大監測任務,2020年織建監測數據平臺。近日,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《上海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》。方案明確指出五大監測改革目標:一是建設和完善全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;二是實現全市生態環境監測信息聯網共享和統一發布;三是實現全市生態環境監測信息聯網共享和統一發布;四是建立“三監聯動”快速響應機制和監管執法平臺;五是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制度與保障體系,此外,配套相關的制度、執行標準、技術規范同步施行,因地制宜地推進本市生態文明建設。
其二山西省2020年將打造生態環境網絡新格局 ?!渡轿魇∩鷳B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》不久前出臺,方案提出到2020年,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要基本實現環境質量、重點污染源、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,初步建成天地一體、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;重點污染源監測;加強生態遙感系統建設;建立監測與監管聯合執法機制,通過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,來堵住偷排、亂排的“口子”。
其三廣東未來五年將初步建成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。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進廣東“十三五”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等工作。會議強調要分步建設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,逐步構建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,加快建立全省生態環境預報預警體系,建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考核問責機制,完善生態環境監測制度體系,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《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》。
其四山東2020年率先建設立體生態環境監測網絡。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董秀娟在解讀《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》時介紹,山東實施環境質量考核“上收一級”、污染源管理“下放一級”等環境監測體制機制改革的主要經驗和做法已被國家《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》所采納。此外,山東將在全省各地全面設點,以建設全省聯網的大氣、水、土壤、聲、輻射、污染源、生態狀況等7大監測網絡,形成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。